您的位置: 首页 >学院新闻

聚智谋发展 携手谱新篇——智能制造与信息学院骨干教师座谈会纪实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5-13 17:20:4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  2025年5月12日,学校召开智能制造与信息学院骨干教师座谈会,与会教师围绕产教融合、教学改革及AI赋能教学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为学院发展与人才培养谋篇布局。

产教融合:深化校企合作,聚焦人才培养

       座谈会上,产教融合成为重点讨论内容。学院明确提出人才培养需紧密聚焦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,积极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校开展教学,推动“产教融合”向深度发展,要思考“学校能为企业做什么”,要为企业办实事。多位教师指出当前校企合作仍存在“企业参与深度不足、资源对接效率低”等痛点。针对这一现状,教师们提出,依托学院构建“平台课共享机制”,将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设计,并通过“专业群平台课”实现师资与项目资源整合。产业学院应主动引入企业资源,加强与优质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,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,及时吸纳企业意见建议。同时,需加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互动交流,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,推动“双向赋能”,形成产教融合闭环,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。

教学改革:创新模式,提升学生综合素养

       教学改革是本次座谈会的重要议题。教师们提出多项改革举措:一是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教学,依据学情分层次教学,聚焦岗课赛证,精准对接职业技能证书要求,传授实用知识;二是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,将口才表达、沟通能力等纳入重点培养项目,甚至在课程中设置相关考核内容,如将面试题作为课程主考题目;三是推行三阶式考核评价,注重过程、实战与终结性评价结合,确保教学效果。此外,还提及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案例与项目,固定2-3家头部企业形成品牌效应,考取知名企业相关证书,提升学生竞争力。

AI赋能:探索教学新路径,助力学生发展

       在AI赋能教学方面,教师们分享了诸多实践与设想。AI工具被定位为辅助手段,用于精准分析学情,辅助教学。例如,利用数字人、豆包、DeepSeek等AI工具活跃课堂,每堂课至少融入2-3种活动形式。同时,探索搭建模拟AI面试平台,设置不同岗位,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,以AI助力学生适应未来职场。部分教师还尝试将AI融入作业批改系统,提升教学效率。

微信图片_20250513103316

深化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,赋能学生职业发展

       卢晓春副校长指出,要持续推进课程改革,将学生职业规划前置,促使学生提前熟悉行业发展态势,明晰自身适配岗位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,应依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项实训周与实训月,强化实践教学环节,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,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。同时,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开发微专业,探索实施课程替换机制,推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,为学生职业发展筑牢基础。

微信图片_20250513170812


聚焦就业与招生,强化教师使命

       徐舒扬校长肯定了智信学院产教融合的成效,鼓励“走出去”,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,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更广发展,实现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,提升学院服务产业的能力。徐舒扬校长高度重视就业质量提升,不仅要保障就业率,更要着力解决高薪就业问题,提升二级学院整体就业薪酬水平。他特别强调,产业学院第一届学生就业至关重要,需积极联系优质企业,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,打响就业品牌。在招生工作上,徐校长指出要加大资源投入,借助媒体宣传,紧扣关键节点,提升招生效果,吸纳更多优质生源。同时,他呼吁高职称教师贡献更大力量,强调学校处于转型期,教师需紧跟产业与知识更新速度,提升自身能力,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。

微信图片_20250513170633


       本次座谈会凝聚了教师们的智慧,为学院产教融合深入推进、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及AI赋能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、创新教学模式、挖掘AI潜力,学院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推动智能制造与信息领域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